近日,我校药学院教师刘瑞瑗博士作为第一作者(必威APP精装版下载第一单位)和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卢治国副研究员合作在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Journal of Nanobiotechnology杂志(SCI一区,影响因子10.6)上发表题为“Microbial bionic nano-aromatic drugs for prevention of depression induced by chronic stres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采用芳香疗法,受壁纸易发霉的启发,模仿微生物的棒状形貌和多糖类菌外分泌物,制备了仿生纳米芳香药物,...
近日,《光明日报》理论版“世界史专刊”遴选了一批反映世界史研究前沿动态和具有现实关怀的文章,在学界和社会上取得良好反响,我校山东省外事研究与发展智库山东花卉(牡丹)文化国际交流与合作研究中心副主任、人文与新闻传播学院曹瑞臣教授一篇论文成功入选。“世界史专刊”由光明日报理论部主编,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分为两卷:《前沿世界史:环境、疫病与记忆建构》与《前沿世界史:文明、海洋与全球视野》。曹瑞臣教授文章《...
近日,城市建设学院教师冉升财主持的《道路低碳韧性高值化原位再生循环利用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项目荣获第十一届淮海科学技术奖科技创新奖一等奖。这是我校首次获得淮海科学技术奖,也是菏泽市在该奖项中首次获得一等奖,是我校教师在科研获奖方面取得的重要突破。淮海科学技术奖(国科奖社证字第0148号)是经国家科技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批准设立的全国性社会力量科学技术奖,是国家科学技术奖励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内第一个跨省级行政区域的综合类奖项,...
近日,我校以第一单位在国际知名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JCR一区,中科院一区TOP,IF=13.3)上在线发表了题为“Unique Role of Silica in MOF-Derived High-Loading Palladium-on-Ceria Single Atom Catalysts with Excellent Efficiency and Durability”的研究论文,论文第一作者为我校化学化工学院教师唐珂博士,化学化工学院副教授林枫和陕西师范大学副教授卢江波为通讯作者。 单原子催化剂具有原子利用率高、活性位点均匀、...
在全球能源资源消耗激增的背景下,为提高能源利用率,汽车内燃机工业得到快速发展,但是其排放尾气中相对含量较高的CO、NOx等对大气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针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在政策方面,国家于2019年推出了严格的“国六排放标准”,在尾气净化技术层面,鉴于较低的引擎排气温度,仍需提高传统三元催化剂的低温活性(<150°C),以面对未来较为严峻的环境问题及严格的尾气排放法规。图1 我国空气污染物现状目前而言,CO催化氧化是消除CO污染物的有效方式。...